百善孝为先,慎终追远,不忘先人,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。养老送终对于子女来说,无论从感情上还是道义上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。对去世的长辈,“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”,理所当然。但若以“厚葬厚祭”来体现孝心,则是对传统孝文化的误读。发扬孝道,应“祭而丰不如养之厚”,弘扬“厚养薄葬薄祭”的观念。
老人生前都希望得到子女的关爱和照顾,心畅神爽、详和安康,有个幸福的晚年。当其生命走向临界“西去远行”,应丧葬从简、火化为安。与其厚葬,倒不如在父母长辈健在之时,好好的孝顺他们,顺从他们的意愿,多多陪伴他们。不要等到失去了,才追悔莫及,人已经死去,多么丰厚的葬礼也是无济于事了。所以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“厚养薄葬”,多多珍惜和父母团聚的每一天。
“厚养薄葬薄祭”是一种美德。推行绿色殡葬和文明祭祀,既顺应环保趋势,也符合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。无论网祭、花祭还是树祭,为逝去的亲人写一首诗、献一束花、敬一杯酒或植一棵树,以此寄托哀思,忆旧惜今,更好地孝敬健在的长者。这样的简约不仅不失尊重,反而更有触动心灵的深意。让我们用更加温馨、更具时代特征的方式去慎终追远。